笔趣阁 > 历史军事 > 明末榆林小衙内 > 第30章 军民两用

第30章 军民两用

    桐树是我国重要的本土油料作物。桐油具备干燥迅速、比重小、光泽度好、附着力强、耐高温、耐腐蚀、不易生锈、不导电、密封性好等一系列优点。
    古代桐油被广泛应用在油布、油纸、造船、油墨、建筑、医药、漆器、甲胄、冷兵器制作等各个行业。
    直到现代,桐油还被用于建筑、机械、兵器、车船、电缆、电线、电器等领域的防水、防腐和防锈涂料,同样也可用于制造肥皂、农药和医用杀虫剂等产品。
    二战期间,美国佬就用美元换取中国的桐油、猪鬃和钨矿等原材料。无偿援助?笑话!往河里倒牛奶的资本家能干赔本买卖?中国抗战最困难的1938年12月30日,中美签订了《美国桐油借款合约》,以桐油为抵押,中国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贷款。
    同年3月,民国政府与苏联也签订了以桐油、矿产品做抵押的借款合同。依照协议,苏联比美国人良心很多,但换算下来,也要70吨左右桐油换一架新型战斗机,4吨左右桐油换一辆t26坦克。
    抗战时期的中国媒体有:“一株桐树,要抵过一挺机关枪,一颗桐果,要抵过一颗手榴弹,一粒桐子,要抵过一颗子弹”的说法。
    为打破日军封锁,获取石油替代品,民国政府成功从桐油中提炼出柴油、煤油和汽油。进入21世纪,很多国家又把桐油制取生物柴油,作为新的研究方向。
    真是故乡无杂草,了解就是宝。
    小衙内特别叮嘱母亲,一定要注意安全和保密工作。这些都是咱们尤家,在乱世生存的法宝和秘方。
    “放心,法不轻传,道不贱卖,师不顺路,医不叩门的道理,你娘我还是懂得。”
    “就像你说的,现在河北京畿一带,又被建奴霍霍完了,今后几年的粮饷估计都没指望了。”
    “让我们这些榆林卫的孤儿寡母、孤寡老人种粮食,肯定干不动。大家伙都想通了,以后就指望这几门手艺吃饭,各个都指天发誓,一定要保住秘方。”
    “我按照你教的法子,每个家族只能干一个流程步骤,相互之间不能乱打听。重要工序一定安排心腹人手,还要想办法控制住他们的直系亲属,否则军法处置。”
    谈完正事,东拉西扯的尤贺氏,又把话题转移到儿子身上:“我已经想明白了,现在兵荒马乱,你的准岳父侯总兵,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,给你们操办婚姻大事。”
    “我已经把那个王寡妇、李氏姐妹、大凤二凤都替你收下来了。大凤二凤跟随你野外作战,那三个女人照顾你平时的生活。对了,那个曹老三的闺女也不错,这几天我就把她接过来。”
    “啊?”小衙内震惊了。
    “啊什么啊?你不要提上裤子不认账。谁昨天晚上一边喊着寡妇名字,一边欺负大凤二凤?”
    “你爹死的早,我一个人也管不住你。你那两个妹妹,迟早要嫁人。与其让你在外面瞎折腾,还不如正儿八经的给我生孙子。”
    “现在兵荒马乱,为了早点给尤家延续香火,我不在乎什么正妻、小妾,嫡子、庶子,只要是尤家的种就行了。”
    “你个小没良心的,只知道自己风流快活,就没有替你娘和你们尤家想想吗?”
    祥林嫂一样的老妈说着说着就哭了,小衙内只能装作不好意思的答应了。
    火柴、老式炮筒爆米花机、铸铁搪瓷、毛线帽子和手套,在民兵整训基地引发了巨大轰动。
    纸和薄木片做成的长方形小盒子,正面书写“榆林火柴,立等取火”,背面是“小心火烛,避潮勿食”。
    最多划两下,火柴棍就能自动燃烧,比传统的火镰石轻便小巧,比老式的“火折子”方便耐用。
    民兵们又轮着戴上毛线帽子和手套,有的还专门跑一圈,感受保暖程度。火头军把各种杂粮爆了一个遍,让大家伙挨个试吃。
    因为这些物品,包括搪瓷缸子,以后会陆续配发给他们,作为小衙内部队的制式装备。
    除了军用,这些产品巨大的民用销售潜力,只要不是傻子,都能判断出来。
    尤贺氏借机宣布,所有家丁和民兵的亲属,一律优先进入尤氏作坊工作。这也是帮助儿子拉拢人心军心,因为现在发不了军饷,又没有朝廷的正式编制,民兵队很难长期维系。
    所有人都知道,战争终究会结束,明朝北京城又不是第一次被异族围困蹂躏。等建奴退去,这些产品一定会为贫穷的榆林卫,带来大量的财富,自己和家人也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和归宿。
    只有曹老三紧紧抓着,一个可以用细绳把盖子和杯身,连接在一起的铸铁搪瓷大茶缸,小声嘀咕:“不行,这样不行。”
    说着,他从怀里掏出一本,已经破破烂烂的春宫画图册,用手指头沾上唾沫,疯狂翻着书页:“姑爷,不能用烂俗的五谷丰登图案,要改成这本书上的……”
    “这个,这个……”小衙内想说,这是“传播淫秽物品罪”,好像要刑三年以上。
    “你不喜欢这个,那就换成倒鸾凤。把原有图案全部换成各种春宫画。咱们争取在搪瓷产品上,抄袭这本书,推出女儿春系列,保证大卖。”曹老三兴奋的唾沫横飞。
    小衙内尴尬的无地自容,这是赤裸裸的盗版侵权啊。搁在现代,万一被抓住打官司,估计连裤衩子都要赔进去了。
    古代中国人,远没有我们现代人想象的封建保守。明朝天津杨柳青一带的妇女,把制作春宫画当成正经职业。每年春节前,将它们当作年画在市场上正大光明的销售,这就是有名的“女儿春”。
    “姑爷,看在咱俩翁婿关系上,你先赊我一批货。放心,我信誉杠杠的。只要鞑子退兵,明年我至少包销十万个。”
    “这个没问题,但你要搞来硫磺。”
新书推荐: 赛博朋克:超能力行者 剑予九天 提前登录!重生的我怎么输? 我为惩奸除恶而死,你们哭什么? 柯学:曹贼竟是我自己 校花女神有厌男症,直到她遇到我 平头哥闯荡人间,把渣男锤爆了 我能复制天赋,前提是病娇满好感 霸道总裁爱上魂飞魄散的我 福冈杀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