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> 历史军事 > 权谋大明,阉党崛起 > 第38章 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一座造船厂

第38章 不费吹灰之力得到一座造船厂

    听完李培恩的叙述,王承恩和刘骥心中都颇感心动。
    如果能成功将所有灾民转移到崇明岛上,
    那无疑消除了他们的一大忧虑。
    王承恩沉思片刻,确信此事可行后,
    便对李培恩说:“你说此事还需要我的帮助。”
    “有什么困难,直言无妨。”
    “像这样的好事,能为皇上排忧解难,我定会全力支持!”
    作为崇祯皇帝的亲信,王承恩深知崇祯的困境,
    尽管目前内府的账目仍由曹化淳管理,
    但通过投靠他的小太监,
    王承恩清楚,崇祯手中的内府库与大明国库一样,
    早已收支不平衡,如今能勉强维持,
    全靠大明几百年积累的微薄底蕴支撑。
    然而,那份传到崇祯手中的底蕴本就单薄,
    如今天下动荡不安,
    到处都需要大量银两。
    仅边境军队的年度开支就高达数百万两。
    一旦战事再起,现在毫无收入的内库肯定无法承受。
    因此,对于李培恩提出的能为崇祯皇帝开辟财源的策略,
    王承恩无论如何都会全力支持!
    看到王承恩如此决断,李培恩心里也一清二楚。
    他毫不犹豫地对王承恩说:
    “建立大明皇家海贸署,其中的困难必定数不胜数。”
    “但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其实只有两个。”
    “首要之事,便是资金问题。海贸终究是商人的游戏,做生意总需投入资本。”
    “当前局势,卑职也略有了解。”
    “因此,并不敢妄想请求陛下直接划拨款项。”
    “我有一计,欲请王公公过目,看是否可行。”
    “你说来听听。”王承恩将茶杯轻轻置于案几,从容道。
    李培恩所言不虚,崇祯皇帝的国库里,每一两银子都是大明王朝的救命稻草。
    绝不可能挪作他用。
    “我设想,虽已将郑家的现银送往京城,但他们家还有田产、房产等固定资产。”
    “如若陛下许可,我想变卖这些财产,作为海贸的启动资金。”
    王承恩思量片刻,觉得李培恩的提议相当实际。
    照旧例,抄家得来的田产通常记录在册,闲置一旁,成为官府财产。
    最终多赏赐给籍贯相近的大臣。
    如今直接出售或许有损皇家颜面,但对崇祯而言,实打实的银子恐怕比面子更重要。
    尽管如此,王承恩并未立刻答应,而是含糊其辞:
    “你的建议并非不妥,但变卖官产之举尚无先例,还需审慎考虑。”
    “你再谈谈其他方案。”
    “另一事倒不复杂,海贸离不开船只,所以我设想,若陛下能批准设立大明皇家海贸署。”
    “我便请求陛下将方广从前从海盗手中夺回的六艘船交予我,供商队使用。”
    王承恩点头道:“海贸确需船只,此事陛下应当会答应。”
    他停顿一下,又摇头说:
    “但仅凭这几艘船,每个船坞都不够长久之计。”
    “我记得新安县有个太湖水师的造船厂,如今因太湖水师荒废已久。”
    “我会代你上奏,尝试向陛下争取这个船厂的使用权。”
    面对王承恩主动提出赠送船厂的慷慨之举,李培恩连声道谢。
    他原本打算在崇州岛上自建船厂,现在能直接得到一个,无疑是最佳选择。
    解决海贸署的难题后,李培恩转头看向一旁沉默倾听的刘骥。
    \&刘同知,你听清楚了,设立海贸司确是因为急需人才。\&
    \&可眼下,我手中空无一物,没有钱粮,所以想把城外的难民转移到崇明岛上。\&
    \&这就需要刘同知协助筹备粮食了。\&
    眼看刘骥准备表达困难,李培恩立即打断他:
    \&刘同知,别急于推辞,既然城中的贵族不惜动武也要驱赶难民。\&
    \&现在有这样一个无需引发战乱就能迁移难民的方案。\&
    \&他们必定会乐意出资出粮的。\&
    \&只是在这个过程中,还需要刘同知多费心与他们沟通。\&
    李培恩的这番话让刘骥无言以对。
    他之前坚定地说驱逐难民是民心所向,但此刻无可反驳。
    见到李培恩让刘骥无话可说,王承恩心中暗自得意。
    毕竟,他差点就被刘骥误导了。
    尽管崇祯皇帝确实重视军功,
    但如果头脑发热,把难民当作暴民屠杀,
    那崇祯皇帝能让他全尸而终就算是对他以往功绩的最大尊重了。
    想到这,王承恩不禁对刘骥产生了轻蔑。
    一个将近四十的科举出身的学者,思考问题竟不及十六岁的李培恩这个小太监。
    难怪当初满朝文官会被魏忠贤领导的宦官折磨得生不如死。
    事情大致敲定后,王承恩礼貌地送走了客人。
    因为春节即将来临,这间专为官员准备的寓所里,除了他再无他人。
    在离开前,李培恩特意找到馆丞,询问寓所的物资是否充足。
    得知年前物价高昂,寓所几乎没有储备多少物资后,
    李培恩便让馆丞带几个仆人去他的府邸取些肉类、蔬菜和粮食等必需品。
    毕竟,王承恩要在这里住到年后才能回京,
    在饮食方面,不能让他受半点委屈。
    馆丞带着仆人跟随李培恩离开后不久,
    王承恩在后院得知了这件事。
    打发掉前来汇报的小黄门后,
    王承恩不禁在心中感叹:
    \&这李培恩,真是个人中龙凤啊。\&
新书推荐: 靠言灵萌宝逆袭了 癫,都癫,癫点好啊 春风一度,八零小村医一胎三宝 诸天万界路人甲系统 夺舍反派老祖后,天命女主求放过 榆仙 陆医生持证上岗,花式宠妻 婚纱追星网暴我?京城世家齐出手 重生,我成为了音乐圈的风向标 养成系女神:听劝后,我成了天后